武学探源
QQ群:
93745853
微信群:
深圳子能杨氏太极拳
咨询热线:
138-2366-9801 苏先生
158-1558-4926 段女士
137-2375-8739 张先生
名 家 风 采
太极名家
游忠志
高级康复理疗师

  游忠志,杨式太极第七代传人,先后师从杨代新,李正声学习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器械,推手,散手及内功心法,师爷周子能亦亲自授业,深得杨家太极之真传,成为第一个获师父认可开门授徒的传人,三十余年来教授弟子及学员数千。2010年先生成立深圳子能太极拳社,把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植根深圳,传播到海内外,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拳 社 课 程 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杨氏36式太极拳                    初级班

    杨氏传统115式太极拳                 中级班A

    杨氏55式太极剑                    中级班B

    杨氏40式太极刀                    中级班C

    太极推手                        中级班

    太极推手                        高级班

名家讲坛
武派太极理论特色
2014年06月09日 14:17:43 -

一、由着熟到懂劲至神明

  太极拳内涵博大精深,功夫练到炉火纯青时,人触之即被击出。此功夫非一日能成就,须由基础练起。王宗岳拳论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渐及神明。”指出了太极拳功夫欲达极致,须经由“着熟”到“懂劲”至“神明”三层阶梯逐步达到。“着熟”是基础阶段,是指习练太极拳架要按照要求(身法十要)做到身正势圆,动作到位,虚实分清,转换顺随,松静自然,柔和顺畅。坚持长期持久的习练,熟之成法。拳谚日“拳打万遍,拳法自现。”说明拳打多了是渐悟“懂劲”的主要体会过程。

  太极拳法运用讲求“劲”,不单纯追求用力,力一般在与(遇)一个机点,以直线击发时使用,称为“打劲点”、“打准头”。太极拳将外在直观显现“力”的量值转化为蕴于内,特色含虚抽象,特点松沉,富有弹性、柔韧性,且具变化灵活的“劲”。这种“劲”与“力”的质量有潜在不同。“劲”中含有许多“劲道”和“劲别”。“劲道”即拳架及攻防变化中的路线、方向、角度等(即:四正四隅八卦方位);“劲别”即:掤、捋、挤、按、揉、挒、肘、靠、粘、连黏、随、螺旋、折叠等技术方法。“劲道”与“劲别”的穿插交换使用千变万化,能在推手运化走变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方法有效地克敌制胜,渐进入“懂劲”阶段。
欲达懂劲,且取之有道,其法有三。一是在明师的指点卜细心领会。拳谚曰“习拳入门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二足在练习中常思体验。拳论曰:“默识揣摸,践之随心所欲。”三是明拳理,台法度,增悟性,拳论日:“拳理不明,拳法不精。”三者使之“懂劲”后,越练越精,数年纯功,渐及“神明”。王宗岳拳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拳语,形象地描绘了“神明”者功夫的高级程度。其周身处处皆太极,脱离了“心知”,不以意识的支配,完全运用练就太极身的反应,“身知”的敏感,空松的虚灵劲,不受力,不驮劲,挨在何处何处击发,触之即卒,宅之即被击出于一刹那。力点集中,动之至微,不见其形,发之至骤,不及合眸。达此出神人化“神明”功夫,也非一日所成。

  二、太极拳“意”与“气”的关系作用

  太极拳的“内功”修练非常重要,而“意”与“气”在拳法中起主导作用,为之灵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导动。”是习练太极拳的主旨,如何领会运用,颁对“意与气”加以了解和探索。

  意:为种大脑思维的导体元索,当这些导体元素凝聚在个形体事物时(即意念集中),精神得以调动(精神提起),产生意识(静,审视应对),引导行为(动,以意导动)。

  气由心生,心脏犹如气泵,产生的气体催动血液循环周流。心脏导动神经与大脑导体元素合二为一,引导气的运行(即以心行气)。

  例如人在日常生活中因意见观点不同发生争执而生气,心情激动,心脏频率加速,血压升高,气急(大)则怒口圆睁面红耳赤,甚至动手。这就是气由心生,以气催血的作用,但此种比喻在太极拳学里被判为性刚,属阳。拳沧日“心气一发,意必制动,心动意生,意动气随”,阐明了“意”与“气”的相互关系。因此,练太极拳及推手与散手,均要意念集中,意识清楚,“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演拳时“势势存心揆用意”,曲伸开合,进退转换,手法身法步法应招运势走变要顾三前、盼七星,无丝毫疏忽大意。拳弦要合度,有意则有气,意气自相随。

  太极拳称谓“内家拳”,其独特就在于阳阳转换,动静之机,虚实互用,刚柔相济。其理为之拳法精髓。阴阳二气在意识的引导下随动静之机寓虚实变化于刚柔相济之中潜转交替互动。阳气鼓,阴气荡;阴气腾,阳气挪,浑然一体。无丝毫间断,劲断意不断,意断气连,挨在何处心要用在可处(精神意念要集中在何处)。阴阳二气随到何处,走变运化击打于何处,纯任自然。若意念不集中,精神必散漫,气血则不济,浑沌茫然问,交手则险矣。三、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太极拳拳义原则。静中寓动,后发制人是太极拳战术策略。变化于舍己从人,借力于使彼落空,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法术技巧。附拙谚一首,以不浅见:

  无极生太极,阴阳二气转。

  拳乃柔功道,道法任自然。

  势须意领先,意领二气环。

  存心揆用意,心动气贯穿,

  静中寓动机,遇机莫迟缓。

  虚实无常在,内中藏机关。

  松烈柔为本,柔为变之源。

  尚劲不尚力,力贪扶势难。

  曲之以求直,直遏点打线。

  刚柔宜相济,力在发时见。

  何为法之用,螺旋变万端。

  太极图中显,道破天机缘。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拙力者,周身僵滞气血不通,意识不清动作不灵。为太极拳所忌讳。避此病须将肌肉、关节、五脏放松,“腹内松静气腾然”。欲松需静,排除杂念,不慌不乱聚精会神,心静自然体松,周身尢有紧固,气脉自通。此时以意领气,使“气遍周身不稍滞”,以意导动灵活方便。

  周身放松后如何用“意”,在于如何对待,动转往来于四面八方,无有定向,须处处留意势势存心,精神集中意注四面八方。如彼刚我柔以运化中以气盖彼来处,不可以力相抵。化时将气敛入脊骨,注于腰间以气蓄势即化即打。发时劲起于脚跟发于腿,注于腰导于脊行于手,完整一气,力由脊发方有所得。如不得中被对方化解,能在对方化解之前已有下意识对应,让对方仍不得势,即是有意且意在人先。变化应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动之则有,静之则无,无中生有皆为意在。不断地往实践中练习掌握运用“意气”的导引,有助于内功内劲的提高,也会收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四、怎样练习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排除杂念,平心静气,精神贯沣,呼吸自然。按照身法十要的要求即:一、涵胸:两肩胛骨有对合之意。二、拔背:颈椎脊背部有上拔之意。但涵胸拔背二者不可形成罗锅驼背状。三、松肩:肩关节放松,自然下垂。四、沉肘:两肘尖不外凸拃,不凹合。肘关节放松,两肘臂有松沉之感。五、提顶:头项正直自然,百会穴上提有如提发悬梁。六、吊裆:小腹上提,谷道(肛门)收缩。七、裹裆:两膝内合护住档部。八、护肫:两手两肘护住上身胸前腹部与两肋两臀。九、尾闾中正:尾骨与踝骨,膝盖上下前后对照。身体不俯不仰,不偏不倚。十、气沉丹田: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命门穴有微后撑之感,用意使气由胸腹部导向脊骨,注于腰间,沉于丹田。除身法十要外,两手中起中落、中分以鼻尖为中线。腿脚转换与腰部旋转带动以脊柱为中_轴。肘不过膝,膝不过足,三尖相对。手与足台,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拳势动作以求松稳慢匀,注重用意不用力,步随身换,虚实分清,势势相承,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悠然自得。
 

 
我 要 评 论
呢称:游客
 
文 章 评 论0条评论
 
回复评论内容: 
友 情 链 接
重庆子能太极拳社  深圳武协  国惠投资  美丽湾  骏磁磁业  
Copyright@2013-2014 深圳子能太极拳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