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论道
QQ群:
93745853
微信群:
深圳子能杨氏太极拳
咨询热线:
138-2366-9801 苏先生
158-1558-4926 段女士
137-2375-8739 张先生
名 家 风 采
太极名家
游忠志
高级康复理疗师

  游忠志,杨式太极第七代传人,先后师从杨代新,李正声学习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器械,推手,散手及内功心法,师爷周子能亦亲自授业,深得杨家太极之真传,成为第一个获师父认可开门授徒的传人,三十余年来教授弟子及学员数千。2010年先生成立深圳子能太极拳社,把李雅轩流派杨式太极拳植根深圳,传播到海内外,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拳 社 课 程 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杨氏36式太极拳                    初级班

    杨氏传统115式太极拳                 中级班A

    杨氏55式太极剑                    中级班B

    杨氏40式太极刀                    中级班C

    太极推手                        中级班

    太极推手                        高级班

武林轶事
张横秋与张氏短打
2014年06月16日 12:37:19 -

    张氏短打拳又叫绵张拳,早在明代就名震天下。戚继光《纪效新书》里说:“吕洪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同时代的许多古拳谱也都提到绵张拳,可见当时此拳曾风靡于世。可惜留下的文字东西太少。现在能看到的资料,一本是京东何松雪校刊的《张氏短打拳》,此书是张横秋弟子良轮所撰,内容包括“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法”再一个内容就是“万法统宗”,其中哪是张横秋原作,哪是良轮所作,已很难分清。好像“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法”基本是抄录张横秋原作。“万法统宗”好像是良轮所作。此书成书时间是癸酉年即乾隆十八年,亦即1753年,至乾隆32年才辑录成篇。良轮是张横秋亲传弟子,所以这本可信度很高。

    另一本是曹焕斗撰《拳经拳法备要》,成书时间是乾隆四十九年,即1784年。据曹说张横秋曾随他祖上在壶关县工作,所以在那里藏有张横秋所著拳经。曹精心研究,还多次梦到神人教他,后来退隐在家,著成此书。但曹焕斗毕竟距张横秋时间较远,此书与良轮的书一比较,有些关键字都错了。这本书被现代人收录在《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里,经现代人整理,错更多了,一开始作者小传里就说“张孔昭,横秋人”。把张孔昭的“字”“横秋”说成地名,水平之洼,可见一斑。

    绵张拳创自何人?资料不详。可以肯定此人姓张,因其拳“绵柔”,故人送字号曰“绵张”,明朝的武术著作亦称其为“张家拳”。曹焕斗在《拳经拳法备要》里说,绵张创始人叫张鸣鸮,挟重资游海内,遍访名家,久而化焉,遂独成一家。虽然显得太简单,亦无其他资料可考。

一、张横秋其人

    真正把绵张拳发扬光大并形成文字的是张横秋。

    张孔昭,字横秋,徽郡绩溪庠生也。徽郡即今黄山市,绩溪在其东30公里,现在上黄山,多从那里下火车。庠生者,秀才也。据张横秋自己在说,三十而立,未敢私传一人,庚辰秋,糊口于歙南锦庭之里,才开始教拳。庚辰年乃康熙四十年即1700年,如果他这年三十岁,那么他当生于1670年即康熙九年。

    他的弟子良轮在《万法统宗》里,写到他第一次见到张横秋,观赏了张横秋精湛的武技,佩服得不得了,就带上两的朋友一起拜张横秋为师,在金闾门(苏州)开设武馆,向张横秋学习了三个月,后来张横秋回南边去了,他们也就散伙了。这件事由于多次传抄,丢失了时间标识。

    别忙,后面还有救:“万法统宗序”里,他又提到,“忽忽旋延十载” “辛未阳春,利逐娄东之南门……。”辛未是1751年,向前推十年,就是1741年,乾隆六年。良轮拜张横秋为师是在1741年,那时张横秋应该是71岁。

    可惜,那次良轮只学了三个月,“究其拳技之学,尤未升堂入室”。幸好,“辛未阳春,利逐娄东之南门。”(娄东,今太仓市也)第二年秋七月,听说从张横秋的老家来了一个叫胡道生的,也是张横秋的学生,路过吴门。(今苏州)良轮又带上两个朋友去拜访,在虎阜遇到胡道生,在旅店里,胡道生向他传授了“梅花步”、“之玄步”。时间是是壬申年秋七月,即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梅花五步序”里,良轮再一次说,是壬申秋七月在娄东之南城学的步法。时间地点都能对上号。然而在这时,我们痛心地看到了“惜吾师归泉之速”之句,可见在1752年,张横秋已去世。说点题外话,良轮“家境贫寒,身体懦弱”,做点小买卖,为学拳奔波于太仓、苏州之间,那时又没有铁路,又不能“打的”,听说有高人路过,马上就去拜访,在金闾门设馆三个月,光花钱不进钱,也会挨老婆骂的。拳拳之心,直令我等佩服。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中华武术的根,才会延续下去。

    综上所述,张横秋至少活了将近八十岁。这样一个文武全才,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都在传承绵张拳,其贡献是巨大的。

    张横秋的拳是跟谁学的?曹焕斗说,张横秋“曾受异人相传”,非也。张横秋所学乃张家祖传。在“授受原因叙”里张横秋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拳,”“而所以成此术者,虽予之僻性好武,亦家先人钟爱而致之也”。接着,他就讲到了“家传秘诀”,请注意“家传”二字,足证绵张拳是张家秘传。他三十而立“不敢私传一人”,说明家规还很严格。这与我所学的石家秘传绵张拳情况差不多,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至于书的前面“总序”里提到“吾师陈松泉翁”云云,是不是张横秋还有另一个师傅呢?没有,因为那篇总序不是张横秋写的,既然能把两本书弄到一起写一个“总序”,此人肯定在乾隆32年成书时还活着,可能是良轮或比他更晚的人。现代版《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里说张横秋曾“跟随陈松泉习武”,是把序言张冠李戴了,就像他说“张孔昭,横秋人也”一样荒唐。

   绵张拳在明代著作中,又称为“张拳”、“张家拳”,就是张氏家传,这是明摆着的事。有一本书上说,绵张拳是两个人创造的,“一个姓绵,一个姓张”。想象力够丰富的。

   张横秋打拳是什么样子?很可惜那时没有摄像机,我们只能从枝离片断的文字上寻其大概了。良轮说张横秋“发开脚步,打个圆圈,势若疆场奔马,横冲直撞,不可以撄其锋”。这里我们看到了绵张的步法。只有绵张的“梅旋五步”才能势如疆场奔马,打个圆圈。只有绵张的“之玄步”才能进退便捷,收放自如。只有绵张的“前坚后箭”步才能如此快捷有力,横冲直撞。须知绵张拳绝对没有弓步、马步、虚步、朴步等表演性步法,良轮在他的序言里专门批判嘲笑了这些步法。良轮还恰到好处地形容张横秋的劲道,“起伏无常,環转靡定,不撄人之力,近身入怀,犹如地塌山崩”,形象地表现出绵张拳特有的绵中寓刚,惊崩抖颤的爆发力。因此,良轮多次自豪地称绵张是“内家拳”。

    曹焕斗没有见过张横秋,他只是听说过。他说“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搁笔”,藏神在眉尖一线,说出了绵张的神韵。运气在腰囊一条,说出了抖炸劲的源泉。绵张的“连枝步”确实像美女的“凌波微步”,绵张的“蛹动磨旋”确实有点像舞蹈身段。绵张本来没有套路,到曹焕斗时也可能出现了套路,而套路的最后一招叫“抛打”,确实形如“文士搁笔”。但曹焕斗过于强调了“绵”的一面,对“刚”的一面则形容不足。其实绵张拳“力多爆发”,还是良轮说的“势如奔马,横冲直撞,犹如地塌山崩”更形像一点,他毕竟是亲眼见过张横秋的人。

二、张横秋对绵张拳的贡献

    1、他广泛传播了绵张拳,使之红遍了大半个中国。张横秋教拳几乎是主动的,他糊口于歙南锦庭之里,看到人家练拳,他主动跟人家闲谈,接着就演示了一番,“出生平之学示之”,征服了观众,收了第一批徒弟。如果说这是被生活所迫的话,那么五十年后,他已经名扬天下,在南雄遇到良轮等人,“萍水相逢”,就应约表演一番,并收他们三人为徒。可见张横秋多么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正因如此,绵张拳迅速普及开来。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拳,“问及此道,每以无真拳为对”。到他七十多岁时,四方之士,不论真假,都说自己是“张家拳”。

    2、他为绵张拳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如果没有张横秋,我们现在不会知道古代绵张拳是什么样子。特别是他对绵张拳理的深刻论述,使我们茅塞顿开。尤其是那十八首“问答歌”,深藏玄妙,振聋发聩。比如“势去意来”、“轻浮稳固”、“跟实指翘”等,何止闻所未闻,竟与我们现在听惯了的武术理论恰恰相反。是我们错了还是张横秋错了?真正的绵张拳就是这样练的。我们还是先认真啃啃张横秋的原著,做好听不同声音的思想准备吧。如果精力允许的话,我想逐步做点视频,解读一下“十八问答歌”,因为用文字说不清楚。现在先发第一首歌:“势去意来”。我这话说出来也许会引起一场争论,话先说到头里,我可没有精力争论,仅作参考,不愿意听拉倒。

三、绵张拳的传承与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敢肯定,任何人的长相都不可能完全像他明朝的祖先,何况拳乎?当然,大部分变异向着进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的武术,在清朝以后,基本是向着表演化方向变异,从时代的进化看,火器取代了冷兵器,武术的实用价值已大大降低,随着小农经济被商品经济的取代,武术也成了赚钱的工具,向着表演化变异也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虽然不断有像张横秋这样的人出来阻止这种变异,似乎也于事无补。但是我还是痴心不改,既然叫武术,就应该讲实用,不然叫“舞术”好了。发生质变就是武术的消亡,夫复何言。

    在张横秋还活着的时候,绵张拳的变异就很严重了。良轮在乾隆18年就谈到,很多人都自称是“张家拳”,但“往往说则同源,法则异派”“跨马开弓之旨,久失其传”,“常见有三脚猫拳师教人摆坐马势,将两脚八字分开,挺直坐下,不异老者登厕”。良轮说得损了点。话糙理不糙。又说有的拳师教人站弓步,在后腿弯上蹬一脚,看挺得坚硬不坚硬,“几令人喷饭”。

    良轮还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

    一是武师往往没文化,“目不识丁”,看不懂张横秋的书,“无非口传心授,照样画葫芦”,专一尚力,说站在那里人家推不动才妙,对拳理拳法身法步法化法没有深刻理解。良轮没有料到,到后来绵“张”竟然传成了绵“掌”,这显然是因为不识字造成的“口误”。一字之差,把“张家拳”抹掉了。后来,又有人借“掌”字附会,说此拳只用掌,不用拳。这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第二、“传者有秘,学者未工”,师傅教徒弟,总要留一手,留来留去,真东西越来越少。因此,“遗其筋节,失其本真,经毫厘之差,遂致千里之谬”。

    第三、追求外在的美观和蛮力,“飞拳舞腿,以美其观”,“间或恃蛮力,推樁摆架势,以伺骗采。种种浮泛之学,一无实绩。”

    时至今日,应该再加上一条:第四、追求赚钱效应,包装上市,大师满天飞,遂致以假乱真,大道不行。

除此以外,还有个社会同化问题。少数人的习性和很容易被多数人的习性所同化,让一个石家庄人到天津住三年,就满口天津话,因为周围的人都说天津话。满中国打拳的人多数走的都是马步朴步大弓步,少数几个练绵张的人走之玄步,走不了几代,就变味了。

    岁月悠悠,张横秋离开我们已经350多年了,我们练绵张拳的人,身上还流着多少张横秋的血?张氏短打,说起来容易,真要把它挖掘出来,传承下去,难!绵张拳能否再现明末清初的辉煌?朋友们,努力把。

 

 
我 要 评 论
呢称:游客
 
文 章 评 论0条评论
 
回复评论内容: 
友 情 链 接
重庆子能太极拳社  深圳武协  国惠投资  美丽湾  骏磁磁业  
Copyright@2013-2014 深圳子能太极拳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